关于【华园前沿·探究】系列活动
经过68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10%;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等10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涵盖了学校所有理工类学科。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顶尖学科,入选数在全国高校中并列排名第6位,华南地区首位。
此外,学校拥有一批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机构及技术开发基地,2009年以来,累计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2019年,专利技术转让指标居全国高校榜首。依托雄厚的人才、智力资源和学科优势,华工EMBA重磅推出【华园前沿·探究】系列活动,希望通过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和产学研平台,为广大校友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的智力支持,并将高等院校科技成果与实体企业进行有效对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华园前沿·探究】第四期活动,我们将带您走进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丨简介
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9年开始建设,是由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依托单位建设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与工程技术转化平台。
中心主要功能
中心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为目标,建立“医-工-研-企”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华南理工大学多学科支撑和工程化优势,研究人体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发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共性关键技术,实现集成转化,建设一个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行业高技术人才培养于一体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医疗器械与生物材料行业发展与进步。
中心研发条件
中心研发面积10000m2,仪器设备总值8500余万元。在技术研发方面,建立了医学影像与图像处理研究室、医学信息与信号检测研究室、组织工程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室、个性化修复体设计制造研究室、金属生物材料表面工程研究室、金属3D成型装备及应用研究室、软骨修复材料研究室、生物矿化与仿生研究室等16个专业研究实验室;在工程化条件方面,与8个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获国家CMA认证的医疗器械研究检验中心,以及先进的分析测试中心,与知名三甲医院建立临床示范基地4个,为高水平的组织功能重建医疗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支撑。
中心研发方向及成果
中心瞄准国家与行业重大需求,设有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生物医学信息与医学影像、精准修复技术与装备等四个重点研究方向,面向海内外全面开放。中心围绕先进生物材料和数字化、个性化治疗相关的人体组织功能重建技术,以医工研企紧密结合为特色,重点解决骨、软骨、齿、皮肤、角膜、血液等组织与器官的功能重建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成果的转化
中心根据人体组织功能重建产品的产业化特点,坚持医工研企合作发展模式。中心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00余件,部分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中心牵头成立了“人体组织功能重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和协同创新中心,由68家国内著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三甲医院、高新技术企业组成。还与地方政府共建协同创新研究院,建立生物材料与医学转化协同创新孵化器。中心与联盟企业合作取得国家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个、国家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个、CE认证产品注册证2个。产品包括生物活性骨再生修复材料(已开发6种类型30个规格的系列产品)、数字化骨库、医学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快速原型个体化骨齿科医疗产品制备技术和制造设备、数字化和个性化精确修复成套技术等,相关产品已销售到欧洲、北美、亚洲多个国家,相关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近20亿元。
活动时间:2020年11月4日(周三)下午14:00-16:30
活动议程:
14:00-14:30 签到
14:30-15:30 参观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5:30-16:10 前沿专题/产学研项目分享;
16:10-16:30 互动交流;
16:30 合照环节
主办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EMBA教育中心
参与对象:
华南理工大学EMBA学员、校友(限40人)
报名方式:
通过班级微信群及短信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