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68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10%;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等10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涵盖了学校所有理工类学科。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顶尖学科,入选数在全国高校中并列排名第6位,华南地区首位。

此外,学校拥有一批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机构及技术开发基地,2009年以来,累计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2019年,专利技术转让指标居全国高校榜首。依托雄厚的人才、智力资源和学科优势,华工EMBA重磅推出【华园前沿·探究】系列活动,希望通过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和产学研平台,为广大校友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的智力支持,并将高等院校科技成果与实体企业进行有效对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华园前沿·探究】第四期活动,我们走进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大堂展区

首先,由郑志雯副主任为我们重点介绍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立、架构、研究方向和科研转化成果。她着重为我们介绍了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生物医学信息与医学影像、精准医疗技术与装备等领域的领军人、研究课题及研究转化成果。

参观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打印室

 


之后,我们走进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打印室,了解到现今的研究成果已经可以指导组织再生修复材料及产品的功能化设计,制备出大尺寸骨缺损再生修复体,解决了承重骨大缺损修复的骨科临床国际难题,并已通过面向医学应用的3D打印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推动了骨、齿科修复体成功转化为临床产品。

座谈会

紧接着我们回到会议厅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

首先,由医疗器械研究检验中心的徐昕荣副主任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检验中心整体的发展概况和业务的承接范围。

随后,由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基地的杭飞副主任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医疗器械监管科学与产业创新的发展,让我们更了解整个医疗器械的监管科学体系。

接着,由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沈松副研究员为我们分享了王均教授团队在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纳米抗体的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为我们展示了课题组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 

最后,由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刁静静老师为我们分享3D打印助力骨科精准替代与精准再生修复的研究进展。她讲述了该多学科融合的精准修复成套技术,已实现骨科精准修复,已成功应用于复杂疑难手术病例,挽救了数千名患者生命。3D打印作为智能化时代的代表,正在推动骨科临床手术的革命性转变。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学员校友们就研究中心的前沿科研项目的转化成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剖析,期待接下来有更多的产学研项目落地!最后,在激烈的讨论中,本次【华园前沿·探究】第四期活动圆满结束!下一期活动,约定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