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13日下午,华工“E企行”走进广州长视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后文简称长视科技)的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华南理工大学EMBA教育中心主办,广东省安全技术防范协会协办(后文简称安防协会),以“AI+安防*技术实战产品创新为主题,学习其AI+安防在智慧城市中的落地应用实战案例,为众多各行各业优秀的企业家们带来一场思想的盛宴。

  首先,从长视科技体验馆中,我们可以通过智慧水利、智慧司法、智慧旅游、智慧家居、智慧交通等不同板块的产品展示,我们了解到长视科技围绕智慧城市顶层架构设计、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传输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及管理平台建设与运营、智慧水利、安防监控等集成服务,及其构建的一套智慧城市一揽子解决方案

  随后,由长视科技的总经理段贤森先生为我们作《AI+安防*技术实战产品创新》的主题分享,从四大板块为我们讲述AI与安防行业结合的现况。

 

一、AI+安防行业的背景

  从安防行业规模来看,考虑到AI技术普及度较低、智能化产品价格偏高、场景应用局限性大、对智能产品接受度不够等因素,目前大部分安防企业对于AI技术的应用还处在接受并尝试使用阶段,超过90%的市场份额仍被传统安防占据。但从增长趋势中可以看出,AI在安防领域的附加价值开始凸显。

 

二、AI+安防落地困境

1. 在企业层面:

  处于最底层的安防中小企业既没有资金实力,又缺乏算法领域研发,又没有能力通过与各地公安业务部分建立合作关系获取大数据支撑,唯独有细分领域应用的行业积累,这也是AI时代,安防中小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

 

2. 在技术层面:

  由于数据资源分散,安防领域监控数据的开放性和共享程度相对较低,很难开展多维数据的交叉融合分析,这使得人工智能分析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同样也会影响准确率;同时,不同的场景理解受限,由于缺乏有效的专业领域经验知识的积累,视频内容的理解能力偏弱,目前的智能分析多为单场景的目标检测和行为分析,很少涉及大范围场景的关联行为分析,以致很难用于异常行为分析和风险预测。

 

三、AI+安防如何突破?

1. 获取大数据支撑能力

  传统安防企业想要获得行业的领先,必须展开在AI算法和芯片方面的技术探索。

 

2. 打造一线研发团队的能力

  算法初创企业在算法先进性上以及人才储备上拥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些优势并不是绝对的。同时传统安防企业在管理上也需要跟上研发人才激增的显示,梳理企业管理、决策机制,适应创新型研发企业的发展。

 

3. 拥有海量大数据支撑能力

  从行业发展来看,无论是传统安防企业还是新晋的AI算法企业,通过与各地公安业务部门成立联合实验室,向垂直应用领域提供技术,各地公安业务部门提供大数据支撑,双方共同开发垂直行业应用,并复制到其他领域,进而实现双赢。

 

四、AI的落地场景——企业推动

  在AI时代下的背景,要通过上游、中游、下游三维度进行企业推动。

  上游:制造视频算法提供商、芯片制造商、图像传感器、镜头模组等其他核心零部件;

  中游:硬件供应商、软件服务商、系统集成商、运营服务商。

  下游终端行业应用,涉及政府、公安、交通、金融、民用等领域。

  在交流环节中,与会嘉宾都纷纷指出现今安防行业当前存在的疑虑及困境,在激烈的交流讨论中,现场的嘉宾都表示在这片红海市场中,必须要加强各自产品的亮点,以及要多维度、多领域的发展不同的工程项目,以及要多增加行业内的互动,加强行业内的资源整合。

  最后,在全体嘉宾的合影留念中,本场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