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讲座速递

2023/11/24

星期五

c23ebc3eb13533faeca7c187a8d3fd1f40345b68.jpg

活动预告


化学与化工学院

讲座概况


01
讲座主题

从Landolt-Börnstein丛书到SpringerMaterials数据库, 您身边的顶尖材料学专家

02
数据库介绍

SpringerMaterials是世界最大的关于材料性质的高质量数值型数据库之一,涵盖了经过专家评审的27万种材料的3000多种性质及性质报告,包含无机、有机物,金属与合金,陶瓷与玻璃,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原子与原子核等传统与新型材料体系,物理、化学、热力学、电磁学、结构、机械、光谱、原子能等性质,例如3D晶体结构、互动式相图、独有半导体内容模块等重要信息,可帮助科研人员快速获取精准可靠的信息。

03
讲座时间

11月28日(周二上午)10:30—11:30

04
讲座地点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逸夫工程馆105会议室

05
主讲嘉宾

巨蓉 博士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 高级产品经理。巨蓉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并于佐治亚大学(美国)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枝化高分子基于协作性作用力的自组装现象,及其对材料宏观结构及性质的影响和组装体在药物输运等方向的应用。巨蓉博士在美国和中国都从事了多年的数据信息的研究与咨询工作。目前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负责SpringerMaterials数据库在亚洲区的相关事务。

05
授课语言

中文授课


前沿软物质学院

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讲座概况



01
讲座主题

骨组织工程-可降解支架引导的骨再生修复及其它


02
讲座摘要

随着全世界人口老年化的加剧,骨相关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特别是由创伤、感染和肿瘤切除等引起的大体积骨缺损对人的健康危害尤其严重。临床上作为金标准(gold standard)的治疗方法是自骨体移植,通过截取患者自身的骨组织进行骨缺损的再生修复,但存在骨供应量有限、对病人造成二次损伤的问题。异骨体移植采用他人去活的骨组织,也存在疾病传染和排异的风险。近年来,人工骨修复材料成为关注的热点,但现有材料对较大体积骨缺损的再生修复仍存在巨大挑战。


本研究针对目前骨修复材料对临界骨缺损再生修复效果差的难题,开发了可完全愈合大鼠临界骨缺损的多功能骨修复支架。相比于商用胶原蛋白,新型骨修复支架具有显著优异的骨再生修复效果。新生骨完全爬行替代生物材料,所用生长因子比常用使用剂量低一个数量级,解决了临界骨缺损再生修复效果不理想,所需生长因子量多,副反应危害大,成本高等缺点。尤其重要的是,骨修复支架使用的全部化学成分均通过FDA认证,生物安全性有保证,具有巨大的临床转化价值。本研究对开发新型骨修复材料,实现难以愈合骨缺损的完全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3
讲座时间

11月25日(周六上午)10:00

04
讲座地点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北区科技园2号楼324


05
授课方式

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线上采取腾讯会议形式:

会议ID:773398746

06
主讲嘉宾

张犇 高级专家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高级专家,2008年和2013年在北京大学分别取得本科和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麻省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任副研究员。2021年11月加入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担任高级专家,植介入材料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在骨组织再生修复和骨科金属植入体抗菌改性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结合化学、材料和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利用前沿工程技术,通过建立相应动物模型进行生物性能验证,开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提高相关疾病的治疗水平,并致力于材料转化应用,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包括Science子刊Sci. Transl. Med.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项。

07
授课语言

中文授课


以上讲座无须报名,感兴趣的同学可按照讲座信息准时参加。


信息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官网

编辑:梁宇雯